做礦山技術創(chuàng)新的“領頭雁” ??--記河南能源義煤公司義絡煤業(yè)“翟海濤創(chuàng)新工作室”技術帶頭人翟海濤
做礦山技術創(chuàng)新的“領頭雁”
--記河南能源義煤公司義絡煤業(yè)“翟海濤創(chuàng)新工作室”技術帶頭人翟海濤
“翟海濤創(chuàng)新工作室”位于河南能源義煤公司義絡煤業(yè)生產區(qū)工業(yè)廣場的左側,走進工作室,迎面看到的是墻上的一句話---“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翟海濤說:“這句話是我的座右銘,也常常激勵著我,在創(chuàng)新這條路上一定要大膽設想,只要能想到,肯定能做到,也是提醒自己和團隊要多用腦子思考?!?/p>
翟海濤是義絡煤業(yè)的高學歷人才之一,2012年參加工作后,他立足崗位、扎根一線,和他的創(chuàng)新團隊成員一起,圍繞礦井安全生產,在礦井生產系統優(yōu)化、巷道支護和機電運輸等方面,潛心鉆研,先后獲得國家授權專利22項,累計完成創(chuàng)新成果130 余項,其中7項成果達到業(yè)內領先水平,為礦井的安全發(fā)展貢獻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熱情。
“現在企業(yè)正處于改革攻堅的階段,更多的需要我們這些技術人員改革創(chuàng)新,我希望這個工作室的成立,能夠帶動更多的技術人員加入進來,充分發(fā)揮我們的知識和技能,為礦山多做貢獻,這就是我的初衷!”翟海濤鄭重的說道。
勤學不倦,靜心沉潛提技能
大學畢業(yè)后,憑著勤奮好學的精神,翟海濤在短短時間里就精通了編寫作業(yè)規(guī)程及編制安全措施等。他還結合自己在大學期間打下的基礎與實踐經驗相結合,很快就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方法及要點,他在實踐中不斷積累學習,一步一步的積累下來,使自己業(yè)務技能得到明顯提高,經過四年的磨練,他對自己的工作游刃有余,很快便成為一名礦井生產技術骨干,也獲得了多項突出的工作業(yè)績。
他作風嚴謹,善于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上班時,各種設備圖紙、說明書放在口袋里,一有空閑就掏出來看看,并對各種設備的名稱、型號及故障部位、原因、部件、操作程序等,都一一記錄下來,然后回家分析或查閱相關書籍,尋找最佳解決方法。工作中井下設備一旦出現任何故障,他都可以根據推理分析,準確地判斷故障點,真正做到手到病除,他精于理論,嫻熟業(yè)務的工作能力,受到職工們的一致好評。
克服瓶頸,巧改結構建功勛
義絡煤業(yè)屬于大傾角“三軟”煤層,在去年綜采上下巷掘進及回采過程中,40TX刮板輸送機所處的底板傾斜角度大,設備自重和承載采煤機的動力及所采煤炭的重力所產生的傾斜分力較大,股壓板輸送機極易下滑,尾部出現拉脫、跑位現象,嚴重制約著工作面的生產安全及效率。
問題出現后,翟海濤心里起了急,“這個問題安全隱患很多,必須把它解決好,讓職工們在工作中沒有后顧之憂?!苯涍^潛心鉆研,翟海濤提出一種防滑裝置,就是在刮板輸送機底部安裝具有一定傾角的立鋼板,扎入煤層底板實現防滑功能。防滑立板與底座之間再通過軸承相連,通過旋轉軸承可以調節(jié)傾斜立板與底座之間的方向,多種傾斜方向的煤層也能使用。新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底座下方的防滑立板,能夠扎入煤層地板之間產生較大的阻力,對刮板輸送機起到防滑的作用,大大增強了適用范圍。這項發(fā)明不僅減少了維修量,更節(jié)約維修費、材料費用約17.16萬元,為井下安全生產、降本增效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今年4月份此項發(fā)明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發(fā)明專利授權)。
傳幫帶學,帶領團隊盡職責
如果說理想信念是“原生動力”,那職責使命便是“意志盔甲”。作為“翟海濤創(chuàng)新工作室”技術帶頭人,翟海濤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積極培育技能人才隊伍,通過開展“傳幫帶”、“師帶徒”活動,“手把手、實打實、心貼心”把多年在工作中積累的好經驗和好做法,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團隊的隊友,通過面對面理論講解、現場指導、共同鉆研等多樣化培養(yǎng),他團隊里的大部分隊友都逐漸成長為高級技師、副隊長、班組長,他們個個能夠在工作中獨當一面;工作室培育的高素質的技能人才隊伍,為企業(yè)發(fā)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人才支撐。他也多次在礦培訓學習室講課,先后完成義絡煤業(yè)井下技能安全培訓 15 次,組織技術論壇討論3次,以自身行動踐行“知識型煤礦工人”的職責,促進了先進技術工藝推廣與交流。
開拓創(chuàng)新,永不止步。翟海濤敢于創(chuàng)新、精益求精的精神贏得了義煤公司的認可。在剛剛過去的“雙節(jié)”前夕,翟海濤獲得了義煤公司“技術大工匠”榮譽稱號。在他身上,始終洋溢著一種力量,一種前進的希望。正是這種力量和希望,感召著有進取心的青年走到他身邊,同他一道,為礦山的安全生產,為增強企業(yè)創(chuàng)新力和競爭力,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為礦山走向安全高效生產的道路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石飛)